蔡文姬名琰,原字昭姬,晉時因避司馬昭?之諱,改字文姬,東漢陳留圉人,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,是漢末三國著名的文學家,精于天文數(shù)理,博學能文,又善詩賦,兼長辯才與音律。
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,還精于天文地理,妙解音律,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。生在這樣的家庭,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,既博學能文,又善長詩賦,兼長辯才與音律。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,因此從小也留心典籍、博覽經(jīng)史。并有志與父親一起續(xù)修漢書,青史留名。
可惜東漢末年,社會動蕩,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,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,飽嘗了異族異鄉(xiāng)異俗生活的痛苦,卻生兒育女。十二年后,曹操統(tǒng)一北方,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,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。
文姬歸漢后,嫁給了董祀,并留下了動人心魄的《胡笳十八拍》和《悲憤詩》。曹操得勢后,因感其才,就收留了她。